福建龙岩连城县,这座被称为 “客家祖地” 的山城,近年来因棒球运动声名鹊起。来自台湾台北的教练吕金霖,在这里扎根近八年,用棒球为两岸青少年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友谊桥梁。
2016 年,吕金霖跟随台湾职业棒球前辈来到连城参与夏令营培训。当他看到山区孩子们在简陋场地上挥汗练习棒球的场景时,内心被深深触动:“他们眼中对棒球的渴望,让我觉得必须做点什么。” 彼时的连城虽已有台商投资的棒球产业链,但青少年棒球教育尚处萌芽阶段。吕金霖毅然决定留下,成为连城实验小学棒球队的首任台湾教练,并将球队命名为 “态度棒球队”。
他的执教理念简单而深刻:“棒球是一项以‘回家’为目的的运动,所有跑垒最终都要回到本垒(Home)。” 他要求队员无论训练还是生活,都要秉持诚恳务实的态度。在他的带领下,孩子们不仅球技突飞猛进,学习成绩和生活习惯也显著改善。三年级学生黄森文的母亲感慨道:“孩子加入球队后,学会了团队合作,写作业也更专注了。”
在吕金霖的悉心指导下,“态度棒球队” 迅速成长为闽西棒球的标杆。2022 年,球队一举夺得闽台青少年棒球邀请赛冠军;2024 年,又斩获福建省青少年棒球公开赛冠军,获得代表福建参加全国赛事的资格。这些成绩背后,是吕金霖独创的 “魔鬼训练法”—— 每天清晨 6 点的体能训练、精细化的战术拆解,以及赛后逐帧分析比赛录像的复盘会。
棒球不仅是竞技舞台,更是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。连城县自 2014 年起常态化举办海峡两岸棒球文化节,累计吸引 35 支台湾青少年球队、920 余人次参与交流。吕金霖带领的球队曾 6 次赴台参赛,与台东长滨三民联合棒球队等建立了深厚友谊。在 2024 年东森杯邀请赛上,连城小球员与台湾桃園大勇小学队员赛后交换队旗、击掌拥抱的场景,成为两岸青年同框的动人画面。
连城的棒球热潮离不开台商与当地政府的 “双向奔赴”。2006 年,台商廖芳洲在庙前镇创办宏国运动用品公司,随后久和、牡丹亭等台企相继入驻,形成涵盖手套、棒球、球棒的完整产业链,年产值达 5.2 亿元。这些企业不仅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,还无偿向学校捐赠器材,并牵线台湾教练团队常驻连城。
如今的连城已成为大陆青少年棒球交流最活跃的县域之一:全县 40 余所中小学开设棒球课程,建成 23 支青少年球队,培养 42 名本土教练,其中 3 名来自台湾。2023 年,“棒球小镇” 获批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,2 所学校与台湾结为姊妹校,两岸师生定期开展文化互访。吕金霖对此深感自豪:“我们不仅在培养棒球人才,更在播撒两岸融合的种子。”
作为客家祖地,连城将传统文化融入棒球教育。在棒球文化节期间,台湾青少年会体验客家山歌、土楼建筑等非遗项目;连城小球员则通过学习台湾棒球术语中的闽南语俚语,加深对台湾文化的理解。吕金霖特别设计了 “客家棒球文化营”,让两岸青少年在学习棒球战术的同时,共同制作客家油纸伞、品尝芋子包,用文化共鸣强化情感联结。
“棒球是圆的,就像我们共同的家园。” 站在闽台棒垒球融合发展基地的球场上,吕金霖望着远处的冠豸山感慨道,“希望有一天,这些孩子们能带着客家的坚韧和棒球的热情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” 从山城到海峡,棒球的弧线正在绘制一幅跨越两岸的青春画卷。
姓名 *
邮箱 *
网址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内容